行业资讯

低活化铁素体-马氏体(RAFM)钢是传统铁素体-马氏体钢的变种,主要作为未来聚变反应堆和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的结构材料。EUROFER97是一种欧洲RAFM钢,可用于ITER反应堆的实验包层和DEMO中受高辐射能量影响的结构部件,如第一壁、分流器、包层和压力容器。

在反应堆被拆除后,为了简化放射性废物储存,EUROFER97钢的化学成分已被适当修改。一些通常存在于Cr-Mo钢中的合金元素被替换为具有更快的、诱导辐射衰变的等效元素。此外,Ni、Nb、Mo、Cu和N等其他元素被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。

当钢材被暴露于中子辐照时,就会发生级联原子位移,并通过嬗变反应产生He。原子位移产生的晶格缺陷会导致显微组织和显微成分的变化,进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力学性能下降。一直以来,EUROFER97钢是通过热轧工艺和随后的热处理来进行生产:在980℃奥氏体化30min,空冷,在760℃回火90min,从而产生回火马氏体,随后的状态被称为标准EUROFER97。

根据目前进行的辐照实验,EUROFER97在350-550℃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性能。为了扩大该钢种的运行温度范围,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。550℃的上限是由肿胀和辐照蠕变所造成的。到目前为止,提高最高运行温度的一个可能解决方案就是采用EUROFER97钢的氧化物弥散强化(ODS)变体。

EUROFER97-ODS是通过氧化钇粉末(Y2O3含量为0.3wt.%)的机械合金化工艺制造而成的。50℃以上的温度下,细微晶粒尺寸的、纳米级的氧化物颗粒使得力学性能提升。与之相反,关于较低的温度极限主要归咎于延性的损失。由中子辐照产生的晶格缺陷,在低于350℃和高达350℃的温度下,导致韧脆转变温度(DBTT)升高。因此,在辐照前降低DBTT可以降低最低运行温度。众所周知,降低DBTT的唯一过程是细化晶粒尺寸。此外,显微组织细化将在核应用中显示出许多优势。相关文献显示,通过热或冷的机械加工和退火获得的细微组织,可以提供较高的机械强度(晶界限制了位错运动),并提供高的抗辐照能力。更大的晶界表面保证了更多的点缺陷复合中心,以及对He的低敏感性。在文献中,对于EUROFER97钢在奥氏体化阶段(减少原奥氏体晶粒)和回火阶段的晶粒尺寸,前人已经研究过各种策略。本研究考察了热机械工艺对EUROFER97钢显微组织的影响,目的是改善拉伸性能,同时评价在聚变核反应堆中的可能应用。值得一提的是,研究了冷轧过程后的加工硬化行为,并与常规EUROFER97钢进行了比较,并通过硬度测试、金相学和X射线衍射来进行表征。

01 材料和方法

EUROFER97钢的名义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。标准状态下的EUROFER97钢经过冷轧,然后进行再结晶热处理。重点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冷轧压下率(30%、40%、50%)。

使用高分辨率电子扫描显微镜(FE-SEM Zeiss,Gemini Supra25)分析和比较了标准EUROFER97和冷轧工艺后的显微组织。此外,还进行了维氏硬度(HV5)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,从而估计位错密度。位错密度(ρ)是利用威廉姆斯-斯莫尔曼关系从局部微应变(ε)中计算而来,微应变ε是通过X射线衍射峰的半最大值全宽度(FWHM)估算而来。

ρ=14.4×ε 2 ×b -2 (1)

X射线衍射光谱是借助Mo-Kα辐射(λ=0.703A)获得的,精密光谱的角度步长为2θ=0.005,计数时间为4s。对于ε的估计,使用了光谱中{100}线的k α1 分量。

02 结果与讨论

冷塑性变形对EUROFER97显微组织的影响在SEM图像中清晰可见。除了原奥氏体晶粒和碳化物板条,还清楚地检测到回火马氏体。冷轧对回火马氏体的影响如图1(b)-图1(d)所示,相关数据显示出晶粒形状的变化:事实上,晶粒随着冷轧压下率(CR)的增加而拉长。

图2显示了EUROFER97在标准条件下和冷轧工艺后通过X射线衍射测量得到的{100}线的kα1成分。在图2中,所有衍射峰的强度都被归一化,结果显示,随着压下率的增加,衍射峰会变宽。衍射峰的变宽是微应变增加(从而导致位错密度)的一个指标。根据公式(1)计算出位错密度的变化与塑性变形量的关系。位错密度和硬度值作为冷轧压下率的函数,如图3所示。结果证实,冷轧压下率从0%增加到50%,意味着位错密度从7×10 10 cm -2 增加到大约3×10 11 cm -2 。维氏硬度变化显著(在50%的情况下,从200HV增加到280HV)。在对随即的热处理效果的影响是非常有益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冷轧钢材上进行的初步实验结果显示,在经过适当的热处理之后,有可能获得非常细微组织(晶粒尺寸约为200nm)。

本研究考察了冷轧对EUROFER97钢加工硬化的影响。对三种不同的冷轧压下率(30%、40%、50%)进行了调查,在每种情况下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、维氏硬度和位错密度测定。冷轧钢材与标准状态下的EUROFER97钢进行了比较,结果显示,压下率从0%增大到50%,导致位错密度从7×10 10 cm -2 增加到约3×10 11 cm -2 。在硬度变化方面,这种增加似乎是相当强大的;在压下率50%的情况下,硬度从200HV增大到280HV。对核聚变应用而言,这些结果令人满意,有助于了解热机械加工工艺对EUROFER97钢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的真正影响。

《世界金属导报》

2023年第14期 B11